close
今天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覺得內容很棒,所以就轉貼到自己的部落格,
雖然未來不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但是寶寶發展的內容感覺很受用~

以後如果為人父母,期許自己盡可能的配合寶寶的發展關鍵期

 

 
外地工作爸爸的親子危機

育兒生活 10月號 NO.257

採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黃馨慧
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 鍾佳蓉
攝影/江建勳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媽咪:顏亭芳;帥氣爸爸:林義芳;可愛寶寶:林夏聿

在全球化和城鄉差距的現代,許多人都必須離鄉背井到異地工作,特別是在已有寶寶的家庭裡,這樣的責任通常落到爸爸的身上。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裡,有經常能夠陪伴孩子的「新好爸爸」,也會有長期在外地工作的「老外爸爸」,他們該如何在遠距的環境當中,維繫和寶寶的親密關係?長期和寶寶分開,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

 

一年到頭老是在外?

根據1111人力銀行去年所做的<<職場爸爸壓力指數大調查>>顯示,高達25.41%的爸爸未和自己的孩子同住,主要原因為:「自己出差在外地」(42.55%)、「子女在外地工作/唸書」(21.28%)、「孩子由親友代為照料」(12.77%)。其中,又以「自己出差在外地」因素所佔的比例最高,顯示「外派爸爸」已成為現今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種現象。
 
PART 1從媽咪的感受談起                                 
媽媽,是和寶寶關係最緊密的人,擔負寶寶的日常照顧和教養責任,她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對寶寶的發展而言都非常重要;而爸爸不但是家庭的重要支柱,也是媽媽精神寄託的一部分,如果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對媽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黃馨慧老師表示,爸爸長期外派,對媽媽產生的影響因人而異,和媽媽本身的氣質、孩子好不好帶,以及她自己有沒有社會支持系統(如朋友、部落格等抒發管道)…等因素都有關係。
 
媽咪的壓力來源                                           
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鍾佳蓉指出,在爸爸外派的家庭裡,媽媽的壓力來源其實很多,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1.家庭照顧部分
不論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幾乎都是媽媽獨自打理家裡的大小事務,擔負完全的責任;
 
2.親密關係部份:
國內有研究針對丈夫外派家庭中,夫妻雙方的感受作調查,結果發現,媽媽會因此較沒有安全感,想知道先生在外地的狀況、健康,也會擔心和先生缺乏交流等問題;
 
3.家族壓力部分:
現代人都是高自尊的,華人又有「內斂」的特質,即便心裡有苦,嘴上卻不說,如果從娘家或婆家方面能夠獲得資源上的協助,對媽媽來說會輕鬆許多;但這些協助相對的也會施展一些壓力,如孩子教得好不好、健不健康,在家族人的眼中,全部都變成媽媽的責任;
 
4.媽媽沒有自己的時間:         
許多很有責任感的媽媽,往往都會把自己的所有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上,忘了自己的需要及興趣,長久下來會使自己身心均感疲累。
 
大部分女性和男性比較起來,女性相對較為重視「關係」的部份,不論是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或是親子關係,願意付出較多心力在維持關係的穩定上。然而,越重視關係的媽媽,越要懂得調適自己,學習照顧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
 
給自己留點喘息時間  
鍾佳蓉老師認為,不論照顧孩子有多忙碌,媽媽都應該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哪怕只有1520分鐘。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到了一定程度,例如:自己會上廁所、吃飯,甚至自己讀故事書,媽媽就應該花點時間去做自己的事,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現在要去看一本書或寫日記,讓孩子知道媽媽也需要自己的時間,這樣孩子不但可以學習獨處,變得更獨立,也能學會互相尊重、體諒的道理,媽媽從而獲得喘息時間。
 
夫妻間的磨合程度很重要                                  
此外,媽媽適應狀況的好壞,也和夫妻彼此間的磨合、穩定程度有非常大的關係,若是夫妻關係已度過磨合期,兩方面的相處已有穩定的模式,且能互相信任、體諒,那對於分隔兩地的生活通常也較能適應、處之泰然;但對於新婚、或尚處於磨合期、感情基礎不夠穩定的夫妻來說,媽媽可能就比較不能適應與另一半分開的生活。
 
媽媽的情緒,小寶寶都懂                                    
若媽媽是主要照顧者,本身心態上的調適就很重要,因為媽媽的憂鬱情緒是會影響寶寶的。許多人會以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事實上新生兒透過說話的聲音或表情即能敏銳感知照顧者的情緒是正向或負向的,學者Darwin Muir就曾以6個月大的嬰兒作實驗,讓寶寶面對螢幕坐在一張椅子上,當螢幕播放哀傷的聲音和影像時,寶寶會變得比較嚴肅;若播放快樂的聲音和影像時,寶寶也會跟著很快樂,顯示他們對於臉孔和聲音的情緒表達是非常敏銳的,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感覺得出身旁的媽媽現在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憂鬱會降低親職效能           
很多研究結果都顯示,母親憂鬱會降低其親職效能,她會比較沒有那麼多心力去照顧孩子,表現在具體行為上,如:對孩子的需求較不敏感、較少和孩子玩或說話、較無法提供孩子適齡的教導…等,然而,寶寶最需要的照顧就是當他有需要,媽媽馬上就知道,而且馬上供應他,例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或是只想要給人抱抱。因此,如果媽媽本身有很多壓力,以至於心情不好,她就沒有辦法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進而影響依附關係品質,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語言、認知發展情況相對會比其他同年齡孩子來得差;等孩子12歲,到了必須被教導規範(如東西要放好、過馬路不能亂跑等)的年紀,憂鬱的媽媽在規範孩子這點上通常也比較做不好,沒有辦法在適當的時機去管教孩子,孩子將來可能因此較不易控制憤怒與攻擊的行為。
 
其他照顧者的重要性
但這些關聯並非絕對,也取決於子女的氣質、健康狀態,以及是否有其他照顧者而定。其他照顧者(例如奶奶、爺爺,甚至是保姆)能夠分擔母親的壓力,幫忙照顧寶寶,一方面可減輕母親的憂鬱,二方面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親職的替代、緩衝,孩子同樣會對其他照顧者產生安全的依附關係,進而從他們身上得到該有的刺激、學習及信任感。
 
說什麼語言攏嘛ㄟ通
特別是,寶寶在嬰兒時期非常需要語言的刺激,其他照顧者在這點上可以提供很多協助。不過,說哪一種語言重要嗎?如果爺爺、奶奶說得是閩南語,而不是國語,對寶寶日後的語言發展是否仍有幫助?黃馨慧老師表示,這個問題不需要擔心,因為寶寶有能力處理多種語言,所以同時對寶寶說閩南語和國語,甚至是其他語言都是沒有問題的,寶寶長期接觸不同語言,除了基本的語言發展之外,還會發展出多種語言的能力。
 
 
PART 2父親不在身邊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所扮演的角色,除了照顧子女基本生理需求之外,親子間的依附關係也形塑子女日後對其他關係的原型。比方說,如果爸媽從小讓孩子感受到很多溫暖、關愛,日後他在與其他人相處時,也會比較傾向於預設對方對自己是友善的、可以信任的。童年時期具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日後在認知、自尊、社會發展、自信心、學業和同理心等發展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父母同時也是提供子女語言與認知發展的刺激來源,以及設定各種界限和教養原則的重要推手。
 
 
父親和孩子有較多的粗野遊戲
那麼,父親和母親的角色在兒童發展的意義上有什麼不同?黃馨慧老師指出,父母角色間的差異主要在於互動型態,一般來說,父親和子女有比較多的粗野遊戲(如追逐、肢體互動上的遊戲),爸爸就像孩子的大玩伴;而母親則在教養原則、設定行為界線等方面較為重要。
 
 
「關係和諧」比「是否在身邊」重要        
許多父母一定很擔心,少了爸爸在身邊,我的孩子會不會變成怪胎?黃馨慧老師認為,原則上,父親角色對兒童時期的發展來說沒有太大程度是不能被替代的。雖然,父親可能是35歲男孩性別發展時期模仿的重要對象,但因為孩子也會透過周遭所有其他男性(如叔叔、表哥等)來學習性別角色和行為,所以單純父親不在身邊對孩子的發展而言,可能影響不大。
 
事實上,比較會影響孩子心理和行為發展的,反而是父母、家庭之間的和諧、和平程度,而非爸爸是否在身邊,研究顯示,父母經常起衝突的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發展都有顯著的負面影響,包括認知、社會、學業成績和心理調適,甚至是手足關係等面向,同時也和性虐待行為有關。
 
 
媽媽的身分:家庭主婦 V.S. 職業婦女
鍾佳蓉老師則認為,父親外派對孩子的影響,可分成「媽媽是家庭主婦」,以及「媽媽是職業婦女」兩種情況:
 

 

優缺點/類別
家庭主婦
職業婦女
 
 
   
 
 
 
    優點
1.      傾向替爸爸多付出一份心力在孩子身上,給孩子較多的陪伴、學習。
2.      媽媽和孩子間的關係較為緊密,互相支持、依靠。
3.      教養準則是一致的,孩子沒辦法鑽空隙,習慣較好養成。
 
1.      孩子比較獨立,知道媽媽除了照顧自己以外還有工作,在家事和自理上比較會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
2.      媽媽較願意給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釋放一些簡單項目讓孩子學習(如把襪子丟到洗衣機裡),孩子自理能力較佳。
3.      孩子較能體諒他人,願意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協助媽媽。
 
 
 
   
 
 
    缺點
1.      媽媽對孩子照顧得太周到,較少節制孩子的需求,孩子不自覺會將慾望和享受放得更大。
2.      孩子在成長過程裡有些不滿足,才會有成長的動力,如果各方面都被滿足了,孩子不太會有動力去學習或改變些什麼,而且也會弱化孩子的自理能力。
3.      過度依賴媽媽將來也會影響孩子在同儕間的魅力及社會地位。
1.      孩子可能有複數的教養者(媽媽、老師或爺爺奶奶),會去辨識他們教養上的差異性,可能養成鑽漏洞的習慣,對不同大人用不同的策略去達到目的。
2.      媽媽給予孩子的協助相對較少,孩子在發展時需要很多社會刺激,媽媽如果太忙,孩子又缺乏其他照顧者,在語言、認知、情感、社會能力的發展上可能會產生問題。

 

 
 
 
PART 3爸爸該如何維繫親子關係?
雖然爸爸外派不見得會影響寶寶在各方面的發展,但長期分隔兩地的結果,就是父子間沒有辦法發展正常的依附關係,彼此相對較為陌生。學者Schaffer將孩子的依附關係發展分為幾個時期:
 
 
1. 02個月稱為「前依附期」
此階段孩子對於人際互動並不加以區辨,不管誰和他互動都會回應;
 
2. 27個月稱為「依附成形期」
孩子會開始區分熟悉與不熟悉的個體,並學習基本互動法則;
 
3.      724個月稱為「依附明朗期」
孩子與依附對象分離會表現抗議,並且開始堤防陌生人。
 
 
建立關係勿操之過急           
黃馨慧老師指出,孩子進入依附明朗期後,會開始比較喜歡熟悉的人,只給認識的人抱,對於陌生者會感到害怕,假如爸爸在此之前未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孩子可能會有漠視、甚至排斥爸爸的行為出現。
 
建議爸爸在回來看孩子、與孩子相處時,要切記,孩子對你一定會比較陌生,要用符合你們親密程度的方式去接近孩子。如果孩子對你還不太熟悉,要漸進式的取得孩子的信任,可以先對他講講話、對他笑,慢慢贏得孩子的好感,不要一下子就急著想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很親暱的去抱他、親他,否則孩子會像遇到陌生人抱他、親他一樣,有害怕、排斥的反應。
 
爸爸在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不要生氣、難過或是責怪媽媽和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這個過程就有點像孩子接觸新保姆的時候一樣,要有一位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在場,最好是媽媽,孩子會比較安心。
 
 
別用物質來彌補孩子                                     
如果爸爸在意親子關係,一定會有一些期待和準備想去彌補這段關係。鍾佳蓉老師提醒,爸爸不見得要從物質方面去彌補孩子,事實上,用物質去彌補是最不好的方式,因為物質可以一直被取代,而情感則是無法替代的,多花時間、心力陪伴孩子才是根本之道。
 
 
替代性的相處方案         
在過去傳播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相隔兩地的人們,彼此間相互聯繫的成本非常昂貴,爸爸如果到遙遠的外地工作,幾乎就像是斷了消息一樣,只能透過寫信、電報和偶而打打越洋電話和家裡聯絡,建立親子關係相對困難,幸而現在有網際網路的幫忙,再加上電話費也便宜許多,爸爸和孩子培養感情較過去容易。以下為您分析Skype和電話兩種溝通途徑的可行性,並告訴您這2種方案各適合多大年齡的孩子!
 
.方案1 Skype2個月以上寶寶即可嘗試
無論從各方面來分析,Skype都是最適合親子遠距聯繫的管道,因為它擁有以下優點:
1.      同時具有聲音和影像
人的記憶是一種綜合各種感官的體驗,其中,視覺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記憶線索。黃馨慧老師指出,寶寶大約2個月大開始,就可以區辨熟悉和不熟悉的影像,到了18周左右就可以連結爸爸的聲音和影像,感知到螢幕那端的人是爸爸。
 
而且,因為Skype同時具有聲音和影像,可以聽到、也可以看到爸爸,比起使用電話只透過聲音來想像爸爸,對寶寶來說容易許多,因此可以應用在較小的孩子上。
不過,鍾佳蓉老師提醒,太小的孩子不適合長時間盯著螢幕看,可能會影響視力的發展,因此要特別注意時間上的控制。
 
2.費用低廉
網際網路資源的取得,在目前來說已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家裡有網路,就能每天彈性的運用空閒時間,和孩子面對面說話,且和電話、郵寄信件相比,透過網路傳輸的Skype除了基本網路費用,幾乎不需額外消耗其他成本,因此也是最經濟的一種方式。
 
3.透過視訊和孩子玩遊戲
黃馨慧老師表示,對很小的孩子來說,對話的有趣程度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他很快就會不耐煩的跑掉。因此,爸爸在與孩子Skype前的準備也很重要,可以利用視訊跟孩子講講故事、玩猜謎遊戲、扮鬼臉,或是變魔術,儘量做一些有趣的互動,孩子才不會丟下爸爸跑去看海綿寶寶,也才會對爸爸的出現印象深刻。
 
即便是大一點的孩子,爸爸也不要總是說些制式化的內容,如:吃飽沒、早點睡、要乖乖…等,更不要嚴肅得好像在上課,否則一樣會降低孩子的互動意願,可以和孩子談談心,聊些有趣的話題,孩子才會期待每次和爸爸相處的時間。
 
.方案2電話: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  
除了Skype,電話也是一種常見而方便的互動方式,特別是在沒有網路的地方,或者不方便上網的時間。但是,黃馨慧老師指出,大概在寶寶3歲以前,爸爸很難用電話和寶寶有良好的互動。寶寶聽電話的3階段:
 
1.      2個月~2歲階段:其實,2個月大的嬰兒就開始能夠辨別熟悉的聲音,對熟悉的聲音有好感,喜歡聽熟悉的聲音,但是還無法將聲音與爸爸的形象作連結。
 
2.      2歲~3歲階段:2歲起,寶寶開始能夠聽得懂聲音來自於爸爸,能將爸爸的聲音和形象作連結,但卻往往不會回應,而且很快就跑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3.      3歲以上階段:一直要到3歲以後,孩子的口語能力發展才會較趨成熟,開始有能力維繫和爸爸的簡短對話及保持對話的流暢度,因此也比較願意和爸爸說幾句話。
 
 
 
情節記憶能幫助寶寶回想爸爸
人的記憶共分為3大類,程序記憶、內容記憶,和情節記憶。
1.      程序記憶:是一種有「步驟性」的記憶,例如:彈鋼琴、開車,這種記憶會讓我們做一件事情熟練之後,變成一種自動化、不需思考的行為。
 
2.      內容記憶:屬於有特定答案的記憶,如:中華民國的現任總統是馬英九、一天有24小時。
 
3.      情節記憶:是有故事性、有過程、有細節的記憶,一般人際互動方面的記憶都是屬於這種。
 
黃馨慧老師指出,情節記憶大約在12歲之間就能發展起來,能夠幫助寶寶記憶並回想和爸爸相處時的一點一滴。
至於,如何讓寶寶產生這種情節記憶呢?她建議,爸爸至少每36個月回家和寶寶團聚一次,而且最好帶他去特別的地方玩,或陪他做一些能夠讓他印象深刻、日後可以回想細節的事,替他創造許多屬於彼此的美好回憶及正向經驗。
 
鍾佳蓉老師也建議,爸爸在家可以陪孩子玩遊戲,因為遊戲對孩子來說,是他樂意追求、投入,也最重要的事,不論是一起拼拼圖、堆積木或是畫畫,都能讓孩子更願意和爸爸親近、分享,爸爸也能藉由一起遊戲,學習如何統領孩子。
 
如果能做到這些,比起爸爸經常在家卻老是在看電視或打電動的情況來說,親子間的關係不見得會比較差,畢竟相處的品質遠比時間長短重要許多。
 
每週至少互動12
黃馨慧老師提醒,要讓孩子對爸爸不陌生、並建立深厚感情,當然就是要和他多互動、多相處,不能只有半年、甚至更久,才讓孩子看到爸爸出現一次,至少一個禮拜要安排12次相處時間,可以透過前面所提到的Skype、電話等替代性相處方案來達成。
 
至於,是否需要每天撥出親子相處的時間?這必須視孩子的個性、親子間的互動習慣,以及父親和孩子的空閒時間多寡而定,有些孩子可能很需要,但是否可以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那倒也未必,對有些孩子來說,每天和爸爸互動就變成一種做功課的感覺,長期下來缺乏新鮮感,倘若爸爸又因為過於忙碌而無暇經營互動的內容,久了也不知道每天要和孩子講些什麼,互動內容變得一成不變,如此一來,親子相處時間只流於一種形式,便失去原本的意義。
 
對寶寶影響最小的外派時機
既然爸爸外派,多多少少都會影響與寶寶親子關係的建立,爸比媽咪一定都很想知道,在哪些時候外派,對寶寶的影響最小?
 
黃馨慧老師表示,這可能沒有最佳答案,但如果假設父親外派的時間可以自主決定,在以下兩個時機對親子關係的衝擊可能最小:
 
1.      在寶寶7個月大之前結束外派任務
如先前所言,7個月大的寶寶開始進入依附明朗期,會明顯比較喜歡熟悉的人,只給認識的人抱,對陌生人感到害怕,因此,若爸爸能在寶寶7個月大、會認生之前結束外派工作,回家與妻小團聚當然是最好,對日後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影響相對較小。
 
2.      在孩子滿7歲、進入學齡之後再外派
學前階段,也就是7歲以前,這段時間對於孩子依附關係的發展和穩定非常重要,黃馨慧老師認為,如果可以選擇,建議爸爸的外派工作能夠避開這段時間,因為孩子滿7歲、進入學齡、開始念小學之後,他的生活就會逐漸被同儕和課業給填滿,相對來說,也就比較沒有那麼依賴父母親,爸爸離開身邊對他的衝擊會比較小,而且親子間已有長達7年的相處,彼此間已建立較深厚的關係,日後維繫起來也比較容易。
 
 
 
PART 4媽媽能做些什麼?
在父親與孩子親子關係的建立和維繫過程中,母親其實扮演了非常關鍵性的角色,究竟,媽媽能夠做些什麼?又該注意哪些事情?
 
別在孩子面前批評爸爸 ( 這是真的! )
黃馨慧老師表示,媽媽的態度,會形塑孩子對父親外派這件事情的看法,如果媽媽自己對爸爸的評價就很差,例如:經常情緒化的對孩子說:「你們的爸爸只顧著賺錢,都不管我們了啦!」之類的話,雖然可能是無心之語,孩子也會被影響,對爸爸產生很差的印象,這點必須非常注意。
 
讓孩子心存感激,23歲是關鍵   
媽媽應該經常用正向的態度,替爸爸跟孩子解釋,因為什麼樣的理由,爸爸不得不去那麼遠的地方工作,這麼久才回家一次並非爸爸所願。孩子大約在23歲以後,就開始懂事,能夠從媽媽口中,了解爸爸的辛苦和不得已,進而對爸爸心存感激,如此一來,親子間的關係便不難經營。
 
化被動為主動,讓孩子眼見為憑
媽媽平常可以藉由和孩子一起回顧照片、談論親子活動細節等方式,幫助孩子記得爸爸,作為聯繫父親與孩子間關係的橋樑。
 
此外,就算再忙,夫妻間最好也要天天聯絡,互相關懷,讓爸爸覺得自己有被需要的感覺,而不只是賺錢工具。鍾佳蓉老師特別提醒,在有限的夫妻相處時間裡,雙方應該著重於情感上的交流,而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抱怨一些瑣事上面,將對方當成了釋放壓力的對象。
 
黃馨慧老師認為,在爸爸外派這件事情上,媽媽不一定只能處於被動承受的角色,相反的,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在假期時帶著孩子到爸爸的外派地點,當作全家人一起度假。親身帶孩子去一趟父親的所在地,可以讓孩子更具體、真實的感受父親外派這件事情,眼見為憑,而不會只是流於想像,體驗過爸爸的生活及彼此間的距離感,能增加孩子對爸爸的信任,了解爸爸為什麼不能每天回家,很久才能回來一次。
 
孩子對爸爸也有分離焦慮                    
如果爸爸和孩子間的親子關係經營得好,孩子對爸爸也會有分離焦慮,每回和爸爸分開時都會難過得大哭,該怎麼辦?
 
黃馨慧老師提醒,媽媽應該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除了在每次爸爸回來之前事先預告,讓孩子對爸爸回家產生期待,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爸爸什麼時候會離開,讓他有心理準備,不至於因為發生得太突然而有很大的情緒反應,此外,也要幫助孩子建立「每次分離都是為下次相聚做準備」的健康心態。
 
陪孩子一起讀童書
推薦媽咪兩本關於「爸爸到外地工作」主題的童書,在孩子年齡稍大之後,可以藉由繪本的閱讀,撫慰孩子想念爸爸的心情,讓孩子知道他並不是孤獨的,還有其他許多小朋友和他一樣,有一個「很特別」的爸爸。
 
1.書名:<<團圓>>       
作者:余麗瓊  
畫者:朱成梁
出版社:信誼
簡介:創作者雖然沒有說出任何鄉愁,但從爸爸回家、小女孩被抱起...短短幾頁,已經蘊藏著濃濃的情感;隨著團聚、吃年夜飯、看熱鬧的街景,到爸爸又要回到工作崗位、小手緊握幸運幣給爸爸...等故事情節的流動,聚合離散間,道盡對下一次團圓,更深的企盼。除了情感之外,本書所提的幸運幣,也讓我們認識到中國某些地方的過年習俗;就像台灣過年,一定要有紅龜粿、長年菜...等年菜來應景,父母也可以趁此機會和孩子分享更多的過年習俗,體會與傳承過年真正的意義。新的農曆年即將來臨,別忘了,和孩子一起創造屬於你們自己的團圓故事噢。
 
2.書名:<<熊爸爸去另一個城市工作>>        
作者:陳致元
出版社:和英文化
簡介:本書反映了現代家庭所面臨的生活轉變,因為工作的關係,熊爸爸必須隻身前往外地工作半年,這是一家人第一次分開這麼久,他們該如何平撫分離的焦慮,又該如何表達對彼此的思念之情呢?熊爸爸貼心的為孩子們留下合照、書信和帽子,滿足孩子們的不同需求,讓家人在自己離家後也能安心的生活著。但是獨自離鄉背井的熊爸爸,在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與人事物,又該如何自處呢?幸好家人早就精心準備了愛心小禮物,跨越時空傳遞關愛,稍稍排解熊爸爸心中的寂寞與思念。作者將單純的題材處理得溫馨有感,故事發展緊扣生活的真實面貌,也掌握了孩子的理解與反應,無論是親子間的親密互動,分離前後的複雜情緒,都表現的恰如其分。這一家人,主動的付出關懷,並將思念化為行動,格外觸動人心,讓人讀著故事,一陣陣的暖意湧現心頭。
 
 
黃馨慧老師:
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
 
鍾佳蓉老師:
現職: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
學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碩士
經歷:兒童EQ教育11年經驗
         三立新聞台、TVBS新聞等採訪
         民視交通台「幸福學分班」親職教養對話節目多次邀約
孩子可以作最棒的自己2007(遠流)、當孩子情緒的魔法師2009(遠流)、   親子雙贏高EQ,我家的管教好舒服2011(遠流)共同作者
天母國小、秀山托兒所、慈濟基金會、國語日報、夏恩英語等機構百場演講經歷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rg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